與其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死期,然後戰戰兢兢地活著,倒不如把所有留給未知,放開胸懷,努力地活著,最後一天來臨前的今天,都是問心無愧的日子。
終有一天,我們的肉體必定會毁壞。就和過往的世界上,曾經存在的所有生物,所有的人,最終走入死亡,我和他們一樣,一定會死。這是一句尋常到掉牙的老話,點出最顯而易見的事實,而且没有人不知道,至少我所認識的人都有共識。但有趣的是(或弔詭的是),根據心理學家及人類學家的研究:「其實没有人真心相信自己會死。」
學院派的論證,差不多是採取下列形式-首先,試著在心中構築死亡的模樣。正在讀這段文字的你,應該會發現,其實這真的很難。正因為你我無法在心中構築出死亡的模樣,我們,就無法真正想像死亡的模樣。
也許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個攀岩運動選手,正挑戰三百公尺長的5.12d的困難路線,而且你還選擇不加任何安全確保。結果你在一百公尺高的地方,也許是一個閃神,一個失手,你從高處墜落,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從生到死,全程不會超過七秒鐘。
但我們也只能想像墜落的過程,類比其中恐懼,然後在邏輯推論後,理性地告訴自己「就死掉了。」我們只是陳述「必然死亡」的事實,而不是相信「我死了」。既然我們不可能真正想像自己不存在,因此就可以推論出:我們無法真心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不再存在。
佛洛伊德就曾經對這樣的心理實驗做出評論:「畢竟,個人的死亡是超乎想像的。每當我們試圖想像自己死亡,馬上就會發現,我們是以『觀眾』的身份活在死亡劇場以外。因此,精神分析學派大可釋出這項箴言:基本上,没有人相信自己會死。或者,換個相同意思的講法:在潛意識中,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永生不死。」佛洛伊德的意思是說,你如果想像自己死掉了,其實還是把自己偷渡進去扮演觀眾,活著欣賞自己的死亡。
正因為我們不相信,因此在普通日常中,我們仍然會以自己的方式過活、耍廢、嬉笑怒罵。《明天,最後一天》就是向「没有人真心相信自己會死」這句話提出討論,没有刻意安排的劇情發展去鋪陳死亡,也没有什麼超自然力量介入來設定死亡,從瑣碎平凡的日常應對死亡的無常,在毫無預警之下,人們如何渡過生命最後一天。至於如何死亡,至親好友如何悲痛欲絕,或者亡者生前是怎樣的人,導演全都以空白帶過,不在電影討論的範疇。
在六段彼此不相干的故事,以及穿插一名十二歲男孩與百歲人瑞的個別訪談,《明天,最後一天》隱晦地帶出另一個秘而不宣的子題:「所有的人,都必須獨自面對死亡。」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們死亡。這好像我們排隊上公廁,突然有一位急需解放的陌生人衝了進來,而你也很禮貌地回他「你先用,不急,我可以等。」最後,他只是解放了他自己的需要,而我們還是要坐上馬桶,完成自己需要的事。
與其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死期,然後戰戰兢兢地活著,倒不如把所有留給未知,放開胸懷,努力地活著,最後一天來臨前的今天,都是問心無愧的日子。
★「編看編談」請你免費看電影,結帳時輸入優惠代碼【Tomorrow】立即觀賞《明天,最後一天》!
序號只到 1/20趕快點此加入會員馬上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