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回到院線上映的《愛在》系列三部曲,堪稱台灣文青心目中非看不可、不容錯過的超級經典,前兩集《愛在黎明破曉時》與《愛在日落巴黎時》在CATCHPLAY+也可以欣賞,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分飾美國男孩傑西與法國女孩席琳,一段在火車上的邂逅,牽起彼此十多年來的緣分,戲外他們雖然各自在美洲與歐洲發展,隔個幾年總會與導演李察林克雷特再聚首拍攝新的內容,甚至從《愛在日落巴黎時》起,他們也加入編劇的行列,從單純的演員變成共同創作者,鏡頭下的化學效用也格外逼真。
然而這系列剛開始在台灣並不被片商看重,《愛在黎明破曉時》差點就不會正式在戲院上映,原來拍攝此片的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城堡岩娛樂)在美國因緣際會之下,由哥倫比亞影片公司負責他們所有電影的發行,在美國以外的區域,如果不是被當地片商特別購得上映權的影片,也會自然落在哥倫比亞的手上。
喜歡《愛在》系列的粉絲門,對這個片頭想必都不陌生
Castle Rock這名字其實是史蒂芬金在一堆小說中有提到的緬因州小鎮名稱,是他所編造、實際上不存在,卻也變成他作品中的一大註冊商標,有好幾部他小說改編的影片,都是由這家娛樂公司所製拍,包括眾所熟知的《戰慄遊戲》與《刺激1995》,當年這兩部片在台灣都是由大型華商春暉影業發行,春暉有幾年拿下Castle Rock影片在台發行權,台灣的哥倫比亞分公司不能處理,不過《愛在黎明破曉時》卻是回到他們的手上。與哥倫比亞的合作關係結束後,Castle Rock旗下影片發行權轉交到華納兄弟影業,因而《愛在黎明破曉時》與《愛在日落巴黎時》是不一樣的公司安排上映(甚至日後也推出以《城堡岩》為名的影集,巧妙串起史蒂芬金小說中的經典角色,全面擴大了恐怖大師的宇宙,共兩季在CATCHPLAY+都看得到喔)。
台灣的哥倫比亞分公司認為《愛在黎明破曉時》並非濃烈曲折的愛情電影,男女主角從頭到尾講個不停、卻沒有真正的親熱激情,並不太看好台灣一般觀眾的接受度,加上伊森霍克那時在台灣知名度不夠高,主演的影片大都不賣座,茱莉蝶兒雖然曾因一部涉及父女亂倫相戀的《玻璃玫瑰》締造過票房佳績、在台灣小有名氣,仍然不算太主流,所以片子無論演員陣容、情節內容都不具備強勁賣點,哥倫比亞儘管安排在當年的金馬影展特映試水溫,卻不強求一定在商業院線正式公映。
雖然全片情節充滿對話,但傑西與席琳的火花讓《愛在黎明破曉時》毫不無聊
所幸那時的台灣文青對於《愛在黎明破曉時》反應很熱烈,在票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使哥倫比亞多了排檔上映的信心,但還是沒有採一般的多廳上片形式,只在春節後的二月底,在北市一家戲院上映,還是中小型的映廳。奇妙的是,雖然獨家推出,《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票房表現卻較哥倫比亞預期好得多,他們一度考慮增開映廳,最後北市依舊維持單廳放映,只不過換到另外一家小戲院,即使如此,北市票房也達到140餘萬,還比當時一個多月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裸露演出的《全蝕狂愛》票房更好(《全蝕狂愛》在北市還不只一家戲院放映)。
《愛在黎明破曉時》當年先在總統戲院上映,後面才移到奧斯卡戲院播映
《愛在黎明破曉時》比預期稍好的成績,讓幾年後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不至於再被電影公司視為可放棄上映的小片,在北市及全台各地的上映規模都比首集大提升,文青影迷再度被喚起對於上一集的美好回憶,即便台灣上映時同檔有大卡司史詩《亞歷山大帝》,且皮克斯《超人特攻隊》、日本電影《再見了,可魯》都還在熱賣,《愛在日落巴黎時》依然繳出以小品藝術片而言不俗的賣座表現。
這一系列在台的票房成績也算是倒吃甘蔗,由華商公司發行的第三集《愛在午夜希臘時》賣座數字最高,片中因為伊森和茱莉的角色已住在一起、也生了小孩,茱莉終於露出胸前兩點,差點讓片商捏一把冷汗,擔心被列入限制級影響票房,但台灣最終一刀未剪、輔導級過關,也如願創下賣座佳績。
傑西與席琳在《愛在午夜希臘時》已順利修成正果
這三部曲除了伊森霍克和茱莉蝶兒的精彩演出,以及引經據典卻妙趣無窮的對白外,每一集都在不一樣的觀光勝地取景,觀眾還有「把影片當旅遊導覽」的用途。第一集兩人造訪的維也納近郊墓園,在上映後變成廣大觀眾前往「朝聖」的目的地,而第二集頗為重要的外景地—巴黎聖母院在2019年遭遇回祿之災,曾令世人相當痛心,好在電影裡依舊古典優雅,和浪漫的氣氛情調相得益彰。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想重溫傑西與席琳的浪漫邂逅嗎?那就快上CATCHPLAY+再看一次《愛在黎明破曉時》與《愛在日落巴黎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