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在歐美傳統上是個闔家團圓、溫馨祥和的大假期,好萊塢不少聖誕電影也都是走溫暖幽默、適合一家大小共賞的路線,但在33年前,卻有一部聖誕電影從前半段的可愛、溫馨到中後段突然轉成驚悚、嚇人,觀眾不但沒有抗拒,還趨之若鶩紛紛走進戲院,締造票房大勝利。這部奇葩名片,就是史蒂芬史匹柏監製、有華人血統美女菲比凱絲主演的《小精靈》。
菲比凱絲(上圖)在《小精靈》扮演一位從來不過聖誕節的酒店女侍,因為她的父親在她小時候為了假扮聖誕老人,本想從煙囪上跳下來卻摔死了!從這麼一小段的人物設定故事,就可以看出《小精靈》完全不想遵循普級家庭溫馨影片的風格,而是一部背景在聖誕節的黑色喜劇。《小精靈》迷倒全球觀眾的主因則是片名所指的奇特生物,牠們有著超可愛的大眼睛、大耳朵,小小的身體和手腳,就像家中的小貓小狗一樣惹人憐愛,然而飼養牠們卻不能輕忽,有三條非記住不可的規則:不可以碰到水,否則牠們會無限增生;不可以曬到太陽,牠們會被陽光蒸發;最重要的是,午夜十二點之後絕對不能餵牠們吃東西,牠們會從小可愛變身為危險致命的醜惡小怪物。
曾有台灣殿堂級的影評教母分析,《小精靈》基本上是在暗示美國人對華人的偏見,因為此奇特生物是由一位華裔老人飼養,來自中國,影射的意味極高。碰水能無限增生是暗諷中國人口眾多、又不節育,很容易就生出一堆小孩;看似可愛無害但午夜十二點進食後就變成恐怖妖怪,好比華人常都看來溫良恭儉讓,卻在和美國人搶工作、瓜分生存空間,是老美不能輕忽的威脅。對於一般觀眾來說,電影就是娛樂,哪有這麼多的暗示或是寓意?刺激、有趣就好了。
這種奇特的生物,在片中叫做Mogwai,是粵語發音的「魔怪」,因此片子在香港叫《小魔怪》,台灣片商還是往溫馨家庭片包裝,除了片名取為《小精靈》,還將片中戲分最重的那一隻譯為「魔乖」,符合牠乖巧可愛的形象。魔乖是男主角的父親買來送給牠的聖誕禮物,男主角第一眼看到牠就愛上牠,魔乖也很喜歡在美國一般家庭中的生活,然而男主角一定會觸犯戒律,先是不小心讓魔乖沾到水,增生出一堆小精靈,接著又抵擋不住牠們肚子餓的哀嚎,在午夜十二點以後餵食,讓牠們全都變身成為可怕邪惡的魔怪,把小鎮鬧得天翻地覆。
最早的劇本中,連魔乖都會在變身魔怪的行列裡,從可愛的寵物變成可怕的怪物,不過監製史匹柏堅持要留下一隻善良小精靈,讓觀眾有認同、喜愛的對象,此舉完全正確,自從片子上映後,魔乖變成全世界小朋友最想要的禮物,造型絨毛娃娃全球各國熱銷、超越了E.T.和《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的伊沃克族,成為一代觀眾心目中最美好的回憶,哪怕片子後半段已經是怪物驚悚電影。
雖然影片情節發生在聖誕節,北美卻是在暑期檔上映,還剛巧與《魔鬼剋星》首集撞個正著,因此首映周只拿下亞軍,妙的是《魔鬼剋星》拿了七、八周北美票房冠軍,《小精靈》起碼也連續六周穩坐第二名,同樣廣受老美觀眾的喜愛和支持,最後《魔鬼剋星》是全年度美國賣座亞軍,《小精靈》得到第四名,成績都很出色。
那時台灣和北美的檔期常隔了數個月以上,《小精靈》拖到隔年的春節賀歲檔才上映,由於有超級票房保證史蒂芬史匹柏監製,又有備受青少年歡迎的偶像菲比凱絲擔任女主角, 《小精靈》在春節檔幾乎沒有對手,賣座一路領先,魔乖的玩具也毫不意外超大賣。世界各地不少國家的電檢單位深怕邪惡、會傷人的魔怪嚇到年紀太小的小朋友,把片子列為保護級或是輔導級,台灣當年只有普遍級與限制級,《小精靈》當然一刀未剪、普遍級過關,對票房是個利多。《小精靈》不僅勇奪春節檔賣座冠軍,擺在全年度來台上映的外片中,也高居第六名,比《魔鬼終結者》、《魔鬼剋星》、《比佛利山超級警探》等更熱賣。
票房大片開拍續集,在三十多年前還不見得是必然,《小精靈》大賣了六年之後才有第二集, 除了男女主角都回鍋,導演、編劇、監製也沒變外,故事地點從首集的小鎮搬到紐約的摩天大樓,充滿更多對流行文化的諷刺,可看性一樣豐富,賣座卻未如預期,第三集也就遲遲沒下文。
台灣廣告 翻攝自自立晚報
香港廣告 摘自 華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