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電影博物館
by XXY電影博物館

以《黑暗騎士》三部曲在台灣打響知名度的英國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在今年2017年7月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真實歷史事件—「敦克爾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這場軍事行動,是二戰初期規模最大的撤退行動,也是同盟國與軸心國兩大勢力的重要歷史轉捩點。

敦克爾克大行動

就讓我們用5件事,來了解《敦克爾克大行動》電影背後的歷史故事吧!

 

1.「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序曲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

「刀刺在背傳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流傳的政治流言。內容指出不少德國民族主義者認為,是非德國正規血統的外國人在扯德國人後腿,因而戰敗。這項傳說足以看出德國在一戰後的社會分化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戰後所簽訂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全名《協約國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其中的第231條內容,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大多歸到德國身上。鉅大的賠款金額以及諸多的土地割讓、軍事制裁、軍武科技發展的限制,大大限制了德國在戰後國內重建與經濟復甦的發展。

德國在經歷了「十一月革命」後,從帝國轉變為共和國,是歷史上的「威瑪共和」時期(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此時的德國因為戰後嚴峻的經濟問題,讓德國國內的右派與左派的政治團體爭奪權力衝突越演越烈。此時鼓吹民族主義、一黨專政的納粹黨勢力崛起。直到1933年,希特勒宣誓成為總理後,開始一連串的清算行為,使德國走向法西斯主義的政體,再次成為一個極權國家。歷史學家一般稱之為「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或是「納粹德國」。

「德國十一月革命」是德國在 1918至 1919年期間發生的革命,使德意志帝國威廉二世的君主政權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德國的威瑪共和國。這場革命行動讓不少鼓吹民族主義或是左翼思想崛起,納粹黨也是在威瑪共和成立後開始壯大

希特勒在上任總理後便強調重整軍備的決心,並在同年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成立的「國際聯盟」,片面違反《凡爾賽條約》的內容,擴大德國的防衛軍,並逐步擴張被定位為「準軍事組織」的武裝親衛隊,作為直接受命於納粹黨的武裝勢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各國,在百廢待舉、全球經濟大恐慌的衝擊之下,英法等西方列強在面對集權主義與共產主義紛紛抬頭的壓力,害怕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而崇尚「綏靖主義」(或稱「姑息政策」,Appeasement)。過分相信希特勒上任後對西方列強的所有承諾,導致過度放任納粹黨勢力坐大。

「綏靖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此照片為二戰爆發前的一場國際會議,英法兩國綏靖主義的代表人物-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與德國總理希特勒、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以及義大利外長齊亞諾的合照。顯示二戰爆發前,英法兩國仍希望透過外交談判的手段解決法西斯主義國家挑起的國際爭端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德國入侵波蘭」的軍事行動,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在短短一個月內遭受西方的德國入侵,同時也被蘇聯趁機從東面入侵。被兩大鄰國瓜分土地的波蘭,成為二戰初期的第一個犧牲者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國入侵波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兩國一再姑息德國擴張後,最終對入侵波蘭的行為而發表對德宣戰。但英法聯軍雖然嚴厲譴責德國的入侵行動,但實際上卻只是堅守在法國東北方的「馬其諾防線」(The Maginot Line)後方。這座在一戰後的大規模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設備齊全且價格昂貴,內部甚至備有各種大砲、瞭望站、發電站、堡壘、醫院、工廠、有軌電車等。在德國開始入侵波蘭的1個月時間內,波蘭最後完全淪陷,英法聯軍始終毫無動作。此刻,被歷史學家稱為「假戰」(Phoney War)。

「馬其諾防線」內部的有軌電車設備,顯示盟軍在二戰前投入大量資源建造防禦工事。卻在面對納粹德國的新型閃擊戰術,顯得毫無用武之地。左上小圖為馬其諾防線的剖面示意圖,顯示內部錯縱複雜的設施

隔年5月,德國發動136個師、超過3000輛戰車的強大軍力,開始進攻法國北方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並以A、B兩大集團軍,分別從南北方夾擊法國北方的盟軍。其中負責進攻南方的A軍團跨越了當時被盟軍認為最不可能發動攻擊的「阿登山區」(Ardennes),讓駐守在比利時的盟軍措手不及。

「阿登山區」是位於法國與比利時、盧森堡交界的丘陵地帶,也是馬其諾防線較弱的地區,也是被當時的盟軍認為較不可能被攻擊的地區

盟軍一路撤退,來到法國北部的臨海城市-敦克爾克。此時將近40萬兵力的盟軍軍人完全被包圍。不僅南面被德國A軍團切斷來自法國本土的補給線,東面則被來勢洶洶的B軍團不斷逼退。最後的希望,只剩下西面相隔大約70公里的英國本土,能夠提供來自海上的救援。

德國進攻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路線概略圖

簡單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縱使各國簽署和平條約,但戰勝國只想在條約上剝奪戰敗國的權利,並在利益版圖上分食大餅。戰敗國也因為沉重的賠款造成強烈反彈,而開始紛紛尋找舊體制外的出路,德國也從過去的作戰觀念,全面提升軍武將之大規模機械化,提升了陸軍的機動性,並在佔有制空權優勢的空軍協助之下,能夠快速集結、展開、突破,這就是所謂的「閃擊戰」戰術。

而對照到英法盟軍,在二戰爆發前仍保持著舊有一戰壕溝戰的作戰概念,投入大量資源建造「馬其諾防線」,缺乏裝甲化陸軍的概念,早已無法和大規模機械化的德國軍隊相比。

 

3.「敦克爾克大撤退」的過程

溫斯頓邱吉爾於 1940年 5月 10日開始,從張伯倫手中接任英國戰時首相的重責大任。在上任後的 16天,正式下令執行「發電機行動」,也就是所謂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正當盟軍40萬大軍坐困敦克爾克之際,5月26日,由英國首相邱吉爾下令正式執行「發電機行動」(Operation Dynamo),敦克爾克撤退行動正式展開。這場撤退計畫由伯特倫拉姆齊(Bertram Ramsay)中將所指揮,他將英國本土的眾多後勤支援,集結於多佛(Dover)這個英國海港城市,並預計在兩天內撤退4萬5千名英國遠征軍(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BEF)的軍人,計畫透過驅逐艦和運輸艦每天撤退1萬人次。

「伯特倫拉姆齊」為執行「發電機行動」的重要海軍中將,他首先調動運輸車輛及後勤支援集結於多佛,並建立暢通的通訊網,以維持整起行動順利執行。顯示「發電機行動」不僅只有派遣船隻前往敦克爾克救援,實際上在英國本土的準備也十分周全

5月27日,「發電機行動」啟動的第1天,總計1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以及26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出發執行撤退任務。海軍總部甚至還號召了英國海岸線上所有能夠載人的船隻,平民、業餘水手駕駛著私人遊艇、漁船,甚至是原本在一般河流裡航行的渡輪,也都開始前往敦克爾克搭救受困的士兵。然而,在德國空軍大規模的空襲,以及地面部隊的逼近,加上在外海不斷騷擾船隻的潛艦群,使得「發電機行動」在初期執行非常不容易。

法國魚雷艦  Bourrasque 在 1940年 5月 30日於敦克爾克附近被毀

集結於敦克爾克的救援船隻

直到5月28日,比利時軍隊被逼退至敦克爾克西方的加萊後,比利時正式向德國投降,突如其來的濃霧也才讓德軍的空襲行動暫緩。英軍在堅守東面與西面戰線的同時,甚至用上了各種小船充當渡船,把士兵從海灘上載運到外海的大型船艦上,還把各種大型車輛堆成登船棧道,加速了撤離行動。

「發電機行動」直到6月4日才正式宣布結束,邱吉爾也在當天發表了膾炙人口的演說「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希望能夠讓盟軍記取這場撤退行動的教訓,並準備做好對納粹德國長期抗戰的決心。

 

4. 希特勒的「全面停止進攻」命令

1940年5月24日,正當德軍步步逼近敦克爾克之際,希特勒卻向前線軍隊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這是二戰史上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之一,希特勒的這項命令不僅讓「發電機行動」可以順利進行,同時也讓後續的盟軍獲得一絲的喘息機會。換句話說,如果當時德軍仍然以勢如破竹之姿,一舉殲滅當時受困於敦克爾克的盟軍,說不定二戰後續的發展局面將會有所不同。

馮侖德施泰特是納粹德國重要的裝甲部隊將領,他帶領 A軍團跨越阿登山區給予盟軍迎頭痛擊。左圖為其在戰場上與希特勒商討戰情的照片

有歷史學家指出,5月24日當天希特勒視察阿登地區的德軍陣地,並與當時最資深,同時也是指揮A軍團的指揮官-馮侖德施泰特(Von Rundstedt)會面。A軍團在他的指揮下,僅僅用了2天的時間穿越了阿登山區大約110公里的峽谷地帶給予戍守比利時法國邊境的盟軍迎頭痛擊。但德軍如此快速的進攻,使得後方補給線無法跟上,馮侖德施泰特與希特勒商討需要暫時停止推進,以防進攻行動弄巧成拙。

赫爾曼戈林時任德國空軍總司令,也是納粹德國首領決策圈中重要的將領之一。他在敦克爾克戰役期間向希特勒承諾,能夠以空中打擊的方式殲滅包圍圈內的盟軍,但事實上效果未如預期

另一方面,敦克爾克海岸地區的沼澤地形、地漥地區以及多河道的地帶。可能讓地面的裝甲部隊行動不便無法快速進攻。而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ring),保證德國空軍能消滅包圍圈裡的盟軍。在總總考量之下,希特勒下達的「停止進攻」命令,實際上有著戰術上的考量。同時德軍也將軍團的主力,集中在接下來入侵法國本土的行動。

 

5.「敦克爾克大撤退」的統計數字

這場為期9天的「發電機行動」,總共有大約34萬人順利從敦克爾克撤退回到英國,但仍然有大約9萬8千人來不及撤退。整場行動總計有933艘船隻加入救援,其中236艘船艦在行動中沉沒。有趣的是,其中一艘名為 Tamzine的平底船,是參與這次行動中最小的船隻。只有大概4.6公尺長的小船,現在被展示在帝國戰爭博物館之中(上圖)。

由於德軍的攻勢來的又急又快,盟軍不少重型裝備被丟棄。估計大約2千4百多門火砲槍枝,超過6萬台車輛載具,2萬多台摩托車被盟軍所遺棄。而英國皇家空軍則在「發電機行動」期間,發動了3500架次的飛行任務協防整起撤離行動。總共損失了145架飛機,德國空軍則損失了156架飛機。

根據統計,英國共有將近6萬8千名士兵死亡、受傷、失蹤或被俘。至於敦克爾克的居民光在撤退行動的第一天,便有1千人死於德軍大規模的空襲。整場撤退行動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則是城市的3分之1人口。

回到「敦克爾克大撤退」,盟軍在短短的10天內,將大約34萬的士兵從歐洲大陸撤退回英國本土讓盟軍日後的反攻保存實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在1945年,軸心國相繼投降後正式結束。長達6年的時間,人類經歷了一場浩劫,不論誰戰勝、誰戰敗,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看完以上5個歷史知識,你是不是對《敦克爾克大行動》電影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呢?而克里斯多福諾蘭利用「敦克爾克大撤退」這個龐大的歷史背景,分別以陸、海、空3方面描述了這場二戰史上重要的軍事行動,相信是過去描述有關「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影視作品所沒有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