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燦得
by 蔡燦得

你必須決定自己要當什麼樣的人,不要讓別人替你做決定。

我參與演出的2017全新舞台劇《室友》,導演是最擅長用黑幽默觀察時代的王偉忠,這個原創故事描寫的是幾對夫妻之間看似荒謬,卻非常寫實的日常。我飾演的角色,是總在「找自己」的女生,每次只要演到我說:「我要找自己!」,大家就會笑。

如果你已經能意會這當中好笑的點大概是為什麼,就代表「找自己」真的是現今最流行也最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了。

布萊德彼特監製,改編自舞台劇劇本《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的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當中,被戲稱為「小小」(little)的男孩,單親、家貧、媽媽吸毒也賣淫(娜歐蜜哈瑞絲 Naomie Harris 飾演)。他是黑人、個性怯懦、身型瘦小、舉止秀氣,幾乎集滿了所有會被歧視的條件,理所當然地成了同儕間的弱勢,常常被欺壓,被霸凌。在成長過程中,這個安靜的男孩,從別人的標準裡,探索出了一個所謂及格的、不會被嘲笑的人,應該有的模樣,但卻愈發覺得孤寂又空虛。

是的,本片又是一部「找自己」的故事。

然而我認為,它是在眾多找自己系列中,最有資格來談這件事的作品之一,因為它是那麼勇敢的呈現出了一個完全「自己」的模樣,沒有絲毫的媚俗。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上映後獲得了不凡的迴響,口碑票房都好,並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得到了「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影片」,還不可思議的讓馬赫夏拉阿里(Mahershala Ali),用極少的出場篇幅拿走了「最佳男配角」。而早在奧斯卡之前,本片就入選了《時代雜誌》的2016十大電影。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於是,原本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被主持人吉米金莫(Jimmy Kimmel)拐著彎開玩笑說實在太冷門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在典禮後立刻成為媒體大熱門,我們也得以在眾多訪問中,明白了本片編導巴瑞詹金斯(Barry Jenkins)和故事原型作者塔瑞爾艾文麥克萊尼(Tarell Alvin McCraney)兩人那和電影中的「小小」相像的成長過程。

全天下相同成長背景的故事何其多,必需「找自己」的原因也大同小異,但巴瑞詹金斯強調,他並不想重複以往的模式,只想要盡可能的拍一部他內心中認為最棒的電影。

他用行動表述了所謂找自己和做自己,不管在電影裡或是電影外。

編導巴瑞詹金斯和「小小」艾力克斯希伯特

但是「找自己」到底是什麼?如果你也認為這個議題還蠻能被開玩笑的話,或許你也是那種看到這三個字時,會在心裡忍不住翻翻白眼的人。其實某部分的我也是,但這部電影卻讓我找到了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最棒的解答。

很多人(包括我)其實就像劇中的男孩「小小」一樣,在無法獲得認同的成長過程中,花盡心思把自己拼湊成一個符合社會標準的人,好讓自己得到認同。然而當自己終於因此漸漸往所謂正確的目標前進的時候,卻老是會覺得,彷彿愈是用力的在社會上得到高分,心裡就愈是空虛。

巴瑞詹金斯用詩一般的敘述方式,讓觀眾自己看明白,原來我們拼湊出來的那個標準人,本來就是別人,那是我們東抓一點、西抓一塊組裝而成的人。而我們和「小小」一樣,感受到的靈魂中那些空虛的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

你可以選擇放著不管,繼續過著組裝而來的人生,繼續拼著高分,也可以試著把那個空虛的洞補回來,找回自己。

這沒有什麼對或不對,就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就像劇中由馬赫夏拉阿里飾演的尤安告訴「小小」的:「你必須決定自己要當什麼樣的人,不要讓別人替你做決定」。

長大後的「小小」決定了什麼呢?你必須從電影中自己去感受,但我想到的是,人們之所以過著組裝人生,或許是以為自己和這個世界上不一樣的那個獨特的地方,就是不夠強的地方,所以才會被欺壓。但事實有沒有可能是,欺壓者就是因為害怕你的這個獨特會讓你強過他們,所以才會欺壓你的呢?

原來我們之所以被欺壓,其實是因為膽怯,才不是因為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