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燦得
by 蔡燦得

但他忘記她已經不是小女孩了,而她也忘記他已經很老了。

先不管對「女兒是爸爸前世情人」的這種說法認不認同,電影《顛父人生》(Toni Erdmann)裡的這對父女,怎麼看都實在像一對正在鬧彆扭的伴。當然,也可以把這「伴」解釋成一對摯友,不過悲慘的是,他們就是一對父女,不是那種如果不爽就可以把關係斷個乾乾淨淨的朋友或是情人,他們不管逃到天涯海角,身上就是綁著那條叫做血緣的線,牽著彼此的愛恨情仇,繫著兩人的無奈牽掛,這就是那惱人的,叫做親情的東西。

本片更悲慘的是,這對父女並沒有相隔了天涯海角,而是被迫在異地整天共處。女兒是個工作繁忙的高階主管,必須經常離開德國的家鄉,奔波在世界各地。當她到了羅馬尼亞處理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時,她那原本應該在家鄉教鋼琴、陪老狗的老爸爸,竟突然出現想要給她一個驚喜。

這個世界上所有關於「突然現身的驚喜」,大概百分之八十最後都會變成驚嚇,在這個故事裡的另外一個悲慘,就是這個驚喜並沒有被分到那幸運的百分之二十當中,這老爸爸的突然現身,著實把女兒嚇壞了,而這女兒的日常,也把老爸給嚇壞了。

這部片被國際影壇定位成喜劇,幽默嗎?或許。因為這個爸爸是個很愛開玩笑的人,他最常做的,就是戴個暴牙,假裝自己是另外一個人。除此之外,不管熟人或是剛認識的朋友,他也常常一臉正經的亂掰個荒謬的故事逗弄大家。但當這樣看似不拘小節的爸爸,貼身二十四小時的跟著女兒生活時,卻又常常被她的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等,搞得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個看起來粗手粗腳、不修邊幅、滿嘴不正經的爸爸,跟在總是全身極簡時尚、滿臉嚴肅、忙著處理正經事的女兒身邊,的確營造出某種詼諧趣味。

他常說,人生要有幽默感。但我真是笑不出來,因為本片實在太寫實了。

德國編導瑪倫艾德(Maren Ade)把這對父女之間,那隱藏版的矛盾和衝突,描寫得好細膩,身為女兒的我,看著電影中女兒伊內絲(桑德拉惠勒 Sandra Huller飾演)的德性,不免想到自己在父母親面前的模樣。

譬如,一臉結屎面(台語),永遠看著手機,每次談話都會說句:「我沒時間」。對爸爸的玩笑,她要不就皮笑肉不笑地應付一下,要不就是冷漠地盯著他,等著眼前這老頭知趣而退。

看著這些情節,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是這個女兒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我想,那時的她,應該每次都會被逗得咯咯笑吧?不然這老爸爸也不會在想要幫著女兒紓解工作壓力的時候,一再而再地拿出這些老把戲。

但他忘記她已經不是小女孩了,而她也忘記他已經很老了。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電影都在討論關於活在當下這件事,我們或許從那些電影中,可以明白活在當下的快樂,但唯獨《顛父人生》,讓我看到什麼叫做「沒有活在當下」的愚蠢。難怪本片可以打破坎城影史紀錄,成為評分最高的電影,還獲選BBC票選21世紀百大必看的作品,並且代表德國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顛父人生》顛覆坎城,拿下影史評分最高分

電影中的這個女兒,就是個永遠活在未來的人,她的思慮總是接下來的那個行程、往後的哪個會議,對於近在眼前的快樂、悲傷,毫無感知。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哭、如何笑,她的心裡只有對未知的憂慮。

關於親情的愛,我們都明白這是個永遠無法離開的牽絆。但看了本片不禁想,這部分到底是先明白因為無法離開,所以只好去愛,還是因為這天生的愛,才讓自己無法離開呢?

飾演這位牽動人心的父親溫弗瑞一角的演員,是從劇場出身的德國演員彼得西摩尼謝克(Peter Simonischek),舉手投足都是滿滿的戲,同時讓人看到無助的大小孩,以及充滿智慧的長者。

那麼既然父親在劇中的名字是溫弗瑞,那麼到底誰是本片英文片名的「Toni Erdmann」?

看看電影吧,絕對值得你找出答案。

顛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