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看不到的好片
by 戲院看不到的好片

人們總愛把「旁觀者清」掛在嘴邊,但當遇到複雜如國際政治的議題,又有誰能說自己僅是旁觀者呢?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可說世界上最受矚目的政治人物,今年4月底,他破天荒跨過北緯38度線,與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文金會」,以及6月12日首度與美國總統川普世紀大會談,世人再度將目光聚焦到北韓這個神秘且封閉的國家與其人民。其實,從金正恩胞兄金正男於2017年2月在馬來西亞遭到刺殺開始,各種陰謀論與假說便甚囂塵上,無論是金正男比扯鈴更扯的刺殺過程,金正恩聽聞此一悲劇的反應,到北韓與馬來西亞等亞洲各國為此事件所延伸出的種種政治角力,甚至傳出金正男的兒子在台灣現蹤,身邊有神祕組織保護,劇情簡直比八點檔還狗血,比美劇還峰迴路轉,為原先即有些鄉野奇談色彩的人事物,硬是多增添了一分獵奇的恐懼與興奮感。

金正男21歲的兒子金韓松一度傳出躲藏於台灣,讓台灣媒體一陣譁然

也是這種混雜了獵奇與求知的眾說紛紜,讓《我愛金正恩》更有觀看的必要性。本片是史上第一部獲准進入北韓拍攝的歐美紀錄片,導演阿爾瓦羅隆格利亞透過北韓政府所聘雇的(據稱是)唯一一位外國人士亞歷山卓卡德班諾斯/朝鮮一安排,帶著攝影機來到平壤,一邊體會北韓共產主義治理下,安居樂業到近乎超現實的大同世界,一邊穿插各種學者專家對北韓的觀察與批判。隨著雙方立場越來越衝突,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北韓?亦或一切都只是某種宣傳手法的體現?

我愛金正恩

比起帶點戲謔意味的中文片名《我愛金正恩》,直譯的英文片名《宣傳遊戲》(The Propaganda Game)似乎更貼近電影的精隨。無論是亞歷山卓喋喋不休地歌頌北韓各種美好,境外政治人士尖銳的批判,甚至導演自己三不五時的詰問自省,裡頭都充滿既定印象所延伸的詮釋,讓人想起奧斯卡得獎經典記錄片《戰爭迷霧》,突顯客觀事實的不可知。可喜的是,雖然不難從敘事設計中看出隆格利亞本身的立場,對比其他個人意見鮮明的記錄片導演(麥可摩爾:躺著也中槍),多數時候隆格利亞強調的並非特定論述脈絡,而是彼此衝突下,那試圖拉攏游移意見的過程,讓特定橋段如造訪博物館或關於主體思想的探討,充滿了緊繃的衝突性。

另外,隆格利亞也不吝於點出不同立場裡頭的瑕疵和矛盾。或許多數觀眾在收看本片時已對北韓的種種暴行有些許既定印象,但《我愛金正恩》仍把握每個稍縱即逝的真實瞬間,拍下政治洗腦下一般人民的思考過程,順便拆解種種針對北韓的超現實謠言(如傳說中的「迫擊砲行刑隊」),把批判重心移回文初那份獵奇感。整部電影看下來,觀眾很難判斷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不過能夠質疑眼前一切,電影已經圓滿達成目的。

在《我愛金正恩》的最後,觀眾不僅體驗了各方政治宣傳的技巧,無形中也成為政治宣傳這場權力遊戲的走卒。不同影像排列組合,並呈呼應,讓整部紀錄片-乃至記錄片拍攝過程-帶有一種後設的批判性,既針對前面一百分鐘的內容,也針對電影藝術本身。人們總愛把「旁觀者清」掛在嘴邊,但當遇到複雜如國際政治的議題,又有誰能說自己僅是旁觀者呢?

(文/Philip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