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 L.
by Philip L.

人家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但如果有電影看不懂門道便完全不得其門而入,那又該如何是好?

母親!》便是這樣一部電影。早在上映前,導演兼編劇戴倫亞洛諾夫斯基便要求觀眾知道越少關於本片的訊息越少,各種廣宣品也是一個比一個更神秘更奇詭。現在電影上映後引發兩極情緒,爛番茄上的影評分數勉強留在偏好評的67%。觀眾反應就沒有這麼友善,除了爛番茄上頭觀眾評分遠低於影評,僅有47%,在專門在戲院散場時訪問觀眾觀後感的調查機構Cinemascore上頭,《母親!》評價竟拿到了傳說中的最低分F,連珍妮佛勞倫斯都直接在映後座談上向導演比中指(雖然是開玩笑就是)。

在此之前,拿過Cinemascore的F的電影只有十八部,從大師作品如《恐怖幻象》或《布萊德彼特之殺戮行動》,到巨型廢棄物如《終極災難電影》都含在內。《母親!》究竟屬於何者還有待時間證明,可以肯定的是,片名最後雖然驚嘆號,但相信大家看完都是黑人問號臉。

但觀眾看完氣pupu,導演可是喜孜孜。面對那驚人的F,亞洛諾夫斯基則稱自己的電影為「一部拍來挑釁的龐克電影」,觀眾看完「不可能不給本片F」。但當無數觀眾以為《母親!》是商業片所以進場收看,看完之後只想問候導演母親,所有的憤怒或茫然基本上都環繞在:我他X的到底看了什麼?(以下文字含有一些劇情解析,超怕暴雷的讀者請斟酌閱讀)

看法一:這是一部環境保育電影

一般而言,多數導演偏向讓觀眾自己去解釋電影的意義,不會在訊息部分去多做討論或分享,這讓觀賞某些同樣神秘的作品如《內陸帝國》或《戀愛症候群》等,特別讓人頭疼。

好家在,電影本身雖然很謎,但戴倫亞洛諾夫斯基肯定不介意讓人知道他創作時在想什麼。在今年的威尼斯影展上,亞洛諾夫斯基為《母親!》(本片在威尼斯首映)寫下了以下的作者論述:

「我們活在一個瘋狂的時代。世界人口趨近八十億,而我們正面對艱難到難以理解的議題:生態系統紛紛瓦解,我們看見生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一絕跡… 儼如精神分裂的美國政府先是推動了氣候公約,數個月後再從中退出… 上古的部落衝突與信仰持續促成戰爭與分化… 在南美洲,遊客前後兩次殺害被沖上岸的小海豚,在無止盡的自拍中讓牠們窒息… 人類做為一個物種,留下無以為繼的生態足跡,我們卻活在自我否認裡,不願面對我們自己與星球的未來… 《母親!》從講述婚姻的私密故事開始,故事的核心有一名被逼著要不斷付出、直到她一無所有的女人,而到最後,不斷累積的壓力讓故事無法繼續私密下去,成為了難以解釋或形容的東西。我無法明確指出本片從何而來,有些來自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面對的新聞頭條,有些來自手機上無止盡的通知,有些來自颶風桑迪襲擊時,在曼哈頓面臨停電的經歷,有些來自內心,有些來自直覺。」

從以上論述不難看出,當理解《母親!》的內容時,第一個可以參考的面向,便是環保議題。亞洛諾夫斯基曾在紐約時報提過,自己除了說故事之外的時間都在參與環保工作,上述文章中不斷強調人類對於環境的危害,女主角珍妮佛勞倫斯也在上節目宣傳本片時,討論過近期重大天然災害的威脅。

而回到《母親!》片中,純粹以母親(Mother)為名的女主角,不就像是大地之母/大自然(Mother Nature)的化身?電影裡,母親不斷地翻修陳舊不堪的老屋,努力討好對犧牲奉獻視為理所當然的「他」(Him),努力維持兩者之間的關係,卻在「他」無法抑制自己被喜愛被崇拜的野心下,讓人們不斷湧入,最後老屋再也裝不下任何人,她來到了地表之下,點燃大火,燒毀一切。「他」則在大地的灰燼中,取出了大自然的心,做為自己存在的來源。

換個角度看,是不是很接近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原本平衡的相處,卻在無止盡的慾望之下,帶來無止盡的人口與消耗,將大自然的禮物消磨殆盡,讓世界化為難民營與戰場,直到整個世界消失殆盡之後,人們依然頑固地存在著,而當大自然問起,「他」究竟是誰,「他」則回答:我是我(I am I)。

或許,在導演眼中,這個「我」既是你(妳)也是我,是每個看了這部電影、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

看法二:這是一部宗教電影

但如果講的只有環保,《母親!》肯定不會這麼好看(或難看)。除了環保議題外,亞洛諾夫斯基在《母親!》也置入了各種不同元素。就像導演所說,本片雖然出自導演關於地球浩劫與環境災難的譬喻,但電影的骨架仍是從一對男女的關係出發,轉為類似《陌路狂殺》或《大快人心》之類的居家入侵(Home Invasion)恐怖片,並以大量訊息與風格做裝飾。純粹從構圖或視覺或敘事手法的角度出發,本片裡頭充滿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的影子,舉凡開場第一幕便讓人想到達利的畫作,或電影本身隨時間經過愈顯荒誕的敘事讓人想起西班牙電影大師布紐爾(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嘗試,導演自己聲稱本片受布紐爾的《滅絕天使》啟發甚深),甚至在電影最後半小時種種末日景象裡頭,觀眾可以看見宛如十五世紀荷蘭畫家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地獄群像,簡直可說是導演拍給觀眾的挑釁或功課。

聖經中該隱與亞伯是亞當和夏娃所生下的兩個兒子,哥哥該隱因嫉妒和憤怒殺了弟弟亞伯,可說是人類史上第一宗的謀殺案。

在這其中,宗教元素可說是一大重點。雖然多半觀眾比較熟悉的還是《黑天鵝》或《噩夢輓歌》,但亞洛諾夫斯基前一部作品《挪亞方舟》便是直接改編聖經故事,並在近期的訪談中,將男女主角的關係解釋為「神」和「大地之母」,從神造人(兩位不速之客)、該隱殺害亞伯(片中的兄弟相殘)、彌賽亞的誕生(懷孕的母親)和殺害,甚至到送來食物的竹籃與嬰兒讓人想起舊約聖經的摩西等,可以說處處都是譬喻或影射。但如果說導演是忠實教徒又未必,因為據導演自己說法,他感興趣的還是那份神秘的玄學色彩,電影最後的大火與再新便帶了些印度教或佛教輪迴色彩在裡頭,或許說本片是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環保驚悚片,會比當作宗教聖經電影看待更來得簡單。

看法三:這是一部關於創作者的夫子自道電影

最後,雖然導演自己堅持否認,但《母親!》拍攝的靈感之一據亞洛諾夫斯基所說,來自於「重大的個人悲劇」。無巧不巧,《母親!》講的是一對面臨問題的夫妻(丈夫還是名飽受創作瓶頸所苦的創作者),籌備期間亞洛諾夫斯基又與前妻瑞秋懷茲分手,現在跟珍妮佛勞倫斯談起「類」父女戀(導演還跟演出劇中男主角的哈維爾巴登同年)

可以肯定的是,某種程度上,《母親!》裡頭關於那份一窩蜂追星的盲目狂熱、對於創作靈感來源的虛偽態度(喜劇演員克莉絲汀薇格客串演出的公關便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乃至於那份男性創作者藉由剝削與折磨女性來獲得靈感,最後透過他人的毀滅來獲得自己的成就等,對於創作本質(不管今天是詩詞或電影)的探討,如果套用在向來敢說敢為、個性強烈,打從第一部電影便有著強烈個人印記的亞洛諾夫斯基身上,就算從表面上解讀,還是莫名有種樂趣。也難怪珍妮佛勞倫斯雖然第一時間答應演出,現階段也與亞洛諾夫斯基陷入熱戀,但在看完劇本的第一時間也直接跟導演說,「我覺得你心裡真的很有病」。

但不管今天最終看法為何,對亞洛諾夫斯基來說,拍電影就是「為了引起話題,為了讓人產生情緒,為了讓人有情緒到會願意談論或討論它」,而《母親!》所帶來的討論度,可是導演快樂的來源:或許觀眾給了本片F,也或許評價兩極,但要不是這樣,誰會在看完恐怖片後,花上兩千多字篇幅討論環保議題與生態浩劫啊?

母親!